
【编辑】《梦圆飞天》教学设计新版多篇为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梦圆飞天》教学设计 篇一教材分析:
《梦圆飞天》这篇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生动详尽地记叙了“神舟”5号飞船载着航天员杨利伟首次飞行太空的过程,表现了中国人民实现飞天梦想的无比喜悦和自豪。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5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想象课文所描写的情景,体会“神舟”5号发射时人们无比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能结合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一些场面谈谈自己的感受。
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熟读通,体会中国人民实现飞天梦想的无比喜悦与自豪。
教学课时
3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精读感悟。
2、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感受氛围,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去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
3、通过学习,解决遗留的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投影文字 网络教学所需材料和教学工具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
2、指名朗读课文,指出优缺点,教师进行现场指导。
3、师: 同学们通过上节课与文本的对话,你知道了哪些内容?(生答)那你们想见证这伟大的历史性时刻吗?(情境创设,利用导入语激发兴趣)
二、网络资源共享(教师设定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检查上节课通过网络搜集到的关于“神五”的相关资料
三、精读课文,深度分析
1、简单指导,理清课文脉络。
(1)点名事件发生的时间。
(2)重点写人们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为“神舟5号”送行时的激动人心的场面。
(3)写发射的场面扣人心弦。
(4)写杨利伟在太空中问候大家。
(5)点名了此次发射飞船的重大意义。
《梦圆飞天》教学设计 篇二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5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熟悉课文,质疑问难。
教学重点、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熟读通。
教学准备:搜集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你们有梦吗?老师指着黑板中的一个“梦”字问?
(1)你们一定有很多梦,你们知道我们中华民族圆了哪些梦吗?(教师板书:圆)
(2)神州五号飞天,征服珠穆朗马峰、申奥成功……
2.今天我们就来回顾我们的飞天之梦
(1)让我们激动地告诉全世界……(学生读课题:梦圆飞天)
让我们自豪地告诉全世界……(学生读课题:梦圆飞天)
让我们骄傲地告诉全世界……(学生读课题:梦圆飞天)
(2)这篇课题究竟是什么意思吗?老师相信大家读了课文一定能够明白的。请大家大声地读读课文,第一遍读很重要,请大家好好地读,争取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3)学生读
二、新授
1.指名读生字词
乳白色 执行 滑坡 控制 侨胞 边缘
2.齐读生字词
3.我们再把这些生字写正确。再看看这几个生字,想写哪个就写哪几个?先好好地观察一下,不要急着动笔。
4.学生描红
5.指名分节读课文,纠正读音。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给课文分段
第一段(1-5)讲20xx年10月15日人们在酒泉卫星发射场为“神舟”5号飞船和航天员杨利伟送行。
第二段(6-15)讲“神舟”5号飞船发射成功。
第三段(16-19)讲杨利伟从太空中向地球发回问候,向儿子描述他眼中的太空和地球。
第四段(20)讲浩瀚的太空从此留下了中国人的脚印,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想终于成真。
三、作业
1、朗读课文
2、抄写生字词
5、梦圆飞天(共2课时)
主备人:张建珍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精读感悟。
2.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感受氛围,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去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
3.通过学习,解决遗留的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及对策:
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感受氛围,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去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
教学准备:出示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读课文,把你觉得难读的地方,再读一遍。
(1)学生读
(2)大家读得很认真,请你把觉得难读的部分读一遍
(3)指名学生读:(读得真好,请他掌声)
(4)再指名读(你读的时候,老师闭着眼睛在听,真是太美了)
(5)再指名读
二、听了这遍读书之后,你们知道梦圆飞天的意思了吗?
(1)指名说。中国人民做了几千年飞天梦终于实现了。
(2)谁圆了谁的什么梦?(学生说)
(3)文中有一句话准确地表明的题目的意思,请大家把他找出来。
学生说:中华民族……
电脑出示: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想,今朝终于成真了!(学生读)注意最后一个标点,再读一遍,(学生读)
读了这样的一句话,有什么感受?
(我很骄傲,也自豪,我们应该摘掉“东亚病夫”的帽子了。)
三、这篇课文就是写杨利伟叔叔实现飞天梦想的,请大家好好读读文字材料,把令你印象最深的场面找出来,好好地读读。
(1)学生读
(2)把你们的感受写下来。(学生写阅读感受)
四、师生交流
(1)学生可能说:我找的是第12自然段,(学生读),我仿佛是看见神州五号被托入了太空。(我感到十分感动,我从发射的一刹那间,我觉得祖国十分强大……我觉得人们发射前十分紧张,我作为一个中国人没有什么比这个更值得高兴的。)
你们想看看这幅场面吗?教师有感情地朗读。
看到这样的场面还想读读这段话吗?(学生读烈焰升腾……直指苍穹。)
(2)学生可能说:我觉得从倒计时的地方可以感觉特别紧张。
你能把这种感觉给我们读出来?(学生读)
我仿佛回到了那天的发射现场,让我们一起感受这激动人心的时刻吧。学生齐读(6—11小节)
(3)还有没有其他的场面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学生可 ……此处隐藏1991个字……>
(1)你们一定有很多梦,你们知道我们中华民族圆了哪些梦吗?(教师板书:圆)
(2)神州五号飞天,征服珠穆朗马峰、申奥成功……
2.今天我们就来回顾我们的飞天之梦
让我们激动地告诉全世界……(梦圆飞天)
让我们自豪地告诉全世界……(梦圆飞天)
让我们骄傲地告诉全世界……(梦圆飞天)
二、初读课文
1.指名读生字词、齐读。
乳白色 执行 滑坡 控制 侨胞 边缘
2.自由读课文。
(1)个人读,读全文。
(2)四人小组读,交流觉得难读的部分,一起放声读一遍
3.朗读交流。
分段指名学生朗读,适当评价。
4.了解课文大意。
听了这遍读书之后,你们知道梦圆飞天的意思了吗?
指名说说:谁圆了谁的什么梦?
文中有一句话准确地表明的题目的意思,请大家把他找出来: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想,今朝终于成真了!
朗读一下:注意最后一个标点,再读一遍。
读了这样的一句话,有什么感受?(我很骄傲,也自豪)
第二课时
一、学习第一部分
1.朗读1自然段。强调这是一个不寻常的日子。
2.请同学们读读课文2-5自然段,你从送行的场面中感受到什么?
(1)交流发言
场面热烈:
有“与宇航员朝夕相处的教练、专家”,
有“手举鲜花的少先队员”,
他们“人人脸上写满了喜悦与自豪”。
指导朗读这些句子。
(2)杨利伟叔叔又是怎样的呢?
身着乳白色航天服、面向五星红旗肃然伫立
请示飞行: “总指挥长同志,我奉命执行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准备完毕,待命出征,请指示”
从中,你能体会到什么?
杨利伟同志出征前的坚定意志和必胜信心。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部分
二、学习第二部分
1.师导:
最激动人心的时候马上就要到了, “神舟5号”载人飞船即将载着中国人民的希望发射升空了,读读课文第二部分,其中哪些场面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圈圈画画。
2.四人小组自主学习
3.交流发言、指导朗读。
(1)随着发射时间一秒一秒地逼近,人们的心弦都绷得紧紧的,似乎可以听见自己急促的呼吸声。
想象当时的进展气氛。
(2)“十、九、八……点火……起飞……”
读出现场特有的气氛。
(3)“一片欢腾,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澎湃的激情……”
读出节奏感,读出内在的一层比一层更强烈的人的感情。
三、学习第三部分
1.请学生读第三部分。
2.指导朗读,当飞船运行到第七圈,距地面343千米时,杨利伟神情地向地球发回的问候。“向世界全国人民问好!……”
指导学生体会杨利伟当时的激动和难以抑制的豪迈之情。
四、总结
课文学到最后,你想对杨利伟叔叔说些什么?对全中国的人民说些什么?对我们的少年儿童说些什么?
板书设计:
6、梦圆飞天
送行----发射----问候----梦圆
《梦圆飞天》教学设计 篇五【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清课文脉络,给课文分段,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通过朗读,体会各个场面的气氛和人们的心情。借助多媒体课件声情并茂的特点,引领学生,把学生带入梦圆飞天的真实场景中,感悟激动人心的场面,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体会“神州”5号发射成功时人们无比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能结合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一些场面谈谈自己的感受。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学生畅谈自己的梦想。
出示图片:“嫦娥奔月”“敦煌飞天壁画”“神舟五号”
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一直都有一个飞天的梦想,从“嫦娥奔月”到敦煌飞天壁画,无不寄托着这一梦想。直到“神舟”5号发射成功,这个梦终于圆了!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6课,“梦圆飞天”,再一起来感受这一梦圆时刻。
板书:梦圆飞天
(二)自学反馈预习检查
(三)初读课文,读准字音,理清课文脉络
自由朗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1)写人们为“神舟”5号和杨利伟送行时的场面。
(2)写发射的场面扣人心弦。
(3)写杨利伟在太空中问候大家。
(4)点明了此发射飞船的重大意义。
【读准字音,读通语句是读懂课文的基础、前提。同时让学生在自我阅读课文时,养成边读边思考的习惯。】
(四)披文入情朗读感悟(以学生最感兴趣的场面开始)
自读课文,划出令你感受最深的句子读一读,体会体会,并把你的感受简单的写在书的空白处。
【有读有悟,随文记录,这是读书的一个习惯。】
1、感受成功——发射
(1)“随着发射时间一秒一秒地逼近,人们的心弦都绷得紧紧的,似乎可以听见自己急促的呼吸声”,想象当时的紧张气氛。
(2)让学生扮演指挥员,演练“十、九、八……点火……起飞……”读出现场特有的气氛。
(3)播放发射录像,激发学生想象力。
【这里是学习语言文字的一个轮换交替:1、理解;2、直观理解;3、理性上的感知。】
(4)引导学生体会“飞行正常”四个字的含义
(5)“指挥大厅里一片欢腾,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澎湃的激情,胜利的喜悦和无限的自豪。……”这句话朗读时要读出节奏感,读出内在的一层比一层更强烈的感情。
(6)回归梦圆。
我们之所以这样喜悦,这样自豪是因为“浩瀚的太空从此写下了中国人的名字,留下了中国人的脚印。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想,今朝终于成真了!”让我们带着喜悦与自豪大声地说,我们终于“梦圆飞天”了。
2、激情问候
(1)当飞船运行到第七圈,距地面343千米时,杨利伟神情地向地球发回了问候。
出示:“向世界全国人民问好!……”
读这段话时,注意指导学生体会杨利伟当时的激动和难以抑制的豪迈之情。
a、指名读。
b、齐读,读出心中的豪迈
(2)回归梦圆。
我们之所以能够发出这样的问候是因为“浩瀚的太空从此写下了中国人的名字,留下了中国人的脚印。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想,今朝终于成真了!”我们终于“梦圆飞天”了。
你也可以在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梦圆飞天》教学设计新版多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