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新课标教案【多篇】

时间:2025-06-27 07:12:02
新课标教案【多篇】(全文共9415字)

前言:新课标教案【多篇】为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新课标教案 篇一

关键词:高中生物;学案;关系;误区;编制;探索;作用

传统教学中,教师将自己的教案奉为至宝,授课过程中按照自己的教案循序渐进,而完全将学生抛在一边,这就是典型的“一言堂”。这种教学模式,或许可以将教师个人才华展示得淋漓尽致,但学生毫无主观性可言,教师始终处于主体地位。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出现了严重的裂痕,学生无法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学习效率自然就大打折扣。

新课标的理念主张教学设计以学生为主体,老师只是引导。这一改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与之相应的教学设计也由“教案”变为“学案”。学案,顾名思义,就是学生学习的方案。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学案的应用极为活跃。下面是我们在使用过程中的一些思考,供同仁们参考。

学案使用中要考虑的三个关系

学案与教案。学案是学生学习的方案,而教案则是教师教学的方案。在教学过程中,两者是相互协调、相辅相成的。在传统观点中,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学生则处于一种从属地位,学习只是一种被动接受的过程,学生素质难以提高。要提高学生素质,就要从学生出发,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把“教学方案”转变为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方案”。即以 “学”为核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案与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及教材的关系。教材是在教学大纲(课程标准)规定的范围内由专家编制的教学典型案例。学案的作用是帮助学生完成大纲中的学习目标。所以,学案的内容要紧扣大纲,同时要注意不局限于教材,使内容更加充实,便于学生理解。因此,大纲是核心,教材和学案都是我们用来完成大纲规定内容的手段。

学案与教辅资料。学案中可以适量编入习题,但由于题量少而无法满足学生学习的实际需要。所以,在利用学案的同时要有一本高质量的资料供学生练习,来提高学生对教材的理解。

二、学案使用中要避免的两个误区

学案替代教案。由于学案与教案各具特点,因此两者不能相互替代。我们可以打个比方:学生是一个个探险队员,而教师只是一个向导,向导的作用在于引导探险队员向着他们自己的目标前进,但向导是无法替代探险队员完成探险的。学案好比队员手中的地图,可以引领他们向着最终的目标前进,少走弯路。教案则是向导心中的坐标,使他可以更好地帮助这些探险者向目标迈进。

学案当作考卷。调查发现,有的教师将学案当作考卷,提前较长时间发放,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做完,再进行批改,这是不妥的。因为学案是帮助学生完成学习目标的手段,而考卷是检测学生学习水平与能力的手段,作用不同,使用方式也不能相同。

三、学案的编制过程、分类与体例的探索

学案的编制,应该由备课组集体完。组内老师先集体讨论,由骨干教师主笔,接下来进行组内评价、审议草稿,定稿。定稿之后印发给学生;最后由首先使用的教师反馈课堂效果,为其他人授课的改进提供建议。

依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学案分为不同的类型。根据使用时机分为新授课学案和复习课学案;根据呈现形式分为填空式学案和问题探究式学案;根据使用方式分为单纯的学案和教案学案一体化等。

学案的体例。一般来说,学案包括以下内容:(一)学(复)习目标 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等。德育目标体现在配套的教案中。(二)知识结构 使学生通过分析,建立知识结构框架,对学习的知识有一个整体认识,这一点在高考复习中尤为重要。(三)重点、难点 使学生对重点和难点知识有所准备,做到有的放矢。(四)主要内容 通过设计问题或填空的形式来帮助学生记忆、理解相关知识。“学案”是一份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纲要,设计恰当的问题是引导学生探索求知的重要手段,是“学案”设计的关键所在。问题的设置要有一定的科学性、启发性、趣味性和实用性,还要具有一定的层次和难度。(五)学(复)习札记 这是对学生学习的反馈。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没有抽象的学生。不同学生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较大差异,因此可能会发现许多各个层面的新问题、提出各种不同的思考和质疑。札记能帮助教师发现这些问题并进行及时、正确的引导,这对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思维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六)习题 用来巩固学生学习的效果。

四、明确使用学案的作用

1.突出环节,使学生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学习在编写学案时,通过设计学习目标,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三维目标整合列出,使学生使学生明确学习方向,知道了学什么;通过设计学习重点,使学生知道重要的知识点是什么,通过设计学习难点,使学生知道上课重点听什么,给学生一种心理上的积极提示;通过设计知识复习,使学生知道本节内容与哪些生物学知识密切联系,使学生建立生物学知识网络和联系,以便用旧知来学习和理解新知;通过设计教法选择,根据各位教师多年的教学经验,设计选择适宜学习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知道如何理解相关知识点;通过设计学法指导,参照历年来学生的学习情况及学生预习时反映出的问题,建议学生如何学习,使学生知道如何去学习新知;通过设计课堂小结,使学生知道课堂的主要内容是什么;通过设计课堂练习及课后巩固,使学生知道如何利用所学生物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及时对所学知识加以巩固;通过设计填充式学案的详略,来体现生物课堂的重点和难点。这样的设计,使学生都能参与到生物学教学的全过程中,知道课前、课上、课后都要干什么、怎么干、如何干好等问题,真正使学生有目的、有针对性的预习、听课、复习和练习,体现了“先学后教再练”的原则,从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积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充分地自主学习、自主发展。

新课标教案 篇二

2.能用不同种类的线条组织成一幅画面,表现出一定的美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感受、体验生活中和艺术作品中线条的美感。

难点:如何运用不同线条表现美感。

教学过程:

一、

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非常高兴能给大家带来一节美术课!同学们看,老师简简单单的黑板上画一个东西(画一条直线),大家看看是什么?

生:一条直线!

师:对,是一条直线,老师还没画完,有的同学就已经回答出来啦!同学们,这可不是一条普普通通的线条(板书:会变的线条)这可是一条会变魔术的线条!

二、

讲授新课

1、

引导启发

师:同学们看,这条线条会变魔术,那我们来把它变一变,先来弯一弯(黑板上作画)再把它折一折……大家看这是什么?

生:娃娃!

师:对!它是我们的新朋友,我们把它叫作线娃娃,那现在线娃娃要考一考大家,大家看看线娃娃头上都有哪些线条?

生:曲线、折线、波浪线、螺旋线、交叉线……

2、

联系实 ……此处隐藏4723个字……

2.培养学生遣词造句能力,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词语积累;

3.培养学生仔细观察事物,欣赏事物内在美的能力;

教育目标:

激发学生热爱生命、珍惜时光的情感,鞭策努力学习,创造美化生活的热情。

学习方法:朗读;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用具:投影仪、录音机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同学们都接触过许多花草树木。大千世界,一草一木,只要你用心体会,你从中会获得许多启示。即使面对同一景物,在不同的心情下,都会产生不同的情感。《紫藤萝瀑布》的作者就是在自己弟弟身患绝症死后,自己面对紫藤萝花产生的感想。在这样的心情下,面对着盛开的紫藤萝,作者的所见所想又是什么呢?下面就让我们随作者一起去领略一下作者独特的心理体验。

预习反馈:

朗读下列词语,并给加点词语注音。

迸溅(bèngjiàn)伶仃(língdīng)盘虬卧龙(qiú)仙露琼浆(qióng)酒酿(niàng)

整体感知:

1、听录音,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并思考问题:

a、本文主要从赏花、想花和忆花三个方面来描绘紫藤萝瀑布的,试给课文划分层次;

b、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文中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C、这篇文章单纯地是描绘紫藤萝瀑布吗?试找出文中最能表现课文中心的句子。

思考品味

1、本文第一自然段独句成段的作用是什么?

(分析讨论后归纳:“我不由停住了脚步”说明作者是因为心有所动而止步。“不由”在这里点了作者从沉思到惊醒到被吸引的过程。那么他为何而沉思,又被什么所吸引了?这里的独句成段,既是作者内心的反应,又为全文埋了悬念伏笔。)

2、朗读课文第2自然段,然后思考

1)本段主要是从哪方面来描绘紫藤萝的?其特点是什么?本段中作者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本段主要是从花形来描写紫藤萝的。其特点是“像一条瀑布”。其中有总写:“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也有细写:“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进溅的水花。”在语言上,本段使用了比喻和拟人,尤其是最后“每一条紫色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的拟人手法,将贬词褒用,更是写出了紫藤萝花的可爱,顽皮,和阳光相映成趣。另外,文章还使用了夸张、排比和借代的修辞手法,细腻生动有趣。)

3、学习第三至七段

齐读第3-7自然段,思考本段又写了紫藤萝的哪方面?如何理解作者在本段中由花的热闹写到自己精神的写作思路?

(本段主要是描绘了紫藤萝的花色。其特点是热闹、却又沉静。作者在本段中由花色的热闹的描绘转入到花色的沉淀,沉淀的花在眼前,更在心上流动,流动的花荡涤了自己的焦虑与悲痛,留给自己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在此作者已经由花写到自己的心,并引入了“生死谜,手中情”的思考。表现出作者对死去的弟弟的怀念,自己的情感还沉浸在思念中。其中作者把花色写得越热闹越繁盛,就越体现出生命的可爱,就如“一个张满了的小小的帆”,“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这样就把生命的沉淀变成了对人生生与死的思考,更写出自己内心对深层次的兄弟情的思考,显得越发感人。)

4、学习课文八、九自然段

齐读第8-9自然段,思考:本段从紫藤萝的哪方面进行了描写?其特征是什么?其中作者为何

要提到紫藤萝的被与重生,其目的是什么?

(本段主要是描绘了花香。其特征是朦胧与长久。在此作者写到紫藤萝的被毁与重生,其目的是承接上段的生死谜而来的。花树的生死、荣衰暗示着人生的哲理。这就是花和人都会遇

到各种各样的不幸,都会面对生与死的痛苦,但同样也显示出生命的无止境。)

5、学习十、十一自然段

齐读10—11自然段。

(本段阐明作者从花中领悟人生意义,对花形、花色、花香进行总体提炼和归纳,由观花

而生情,由情而生志。所以作者说:“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

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由每一个一朵,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这是“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从这里,作者领悟到了人生的意义,就是无论是人生的热烈,还是人生的生死,生命对于万物来说都有着顽强与美好,它是永恒的!所以作者“不觉加快了脚步”。这里和文章开头相呼应,从“不由得停住了脚步”到“不觉加快了脚步”,其实是写出作者思想的一个变化过程,对人生的思索过程,从迷惘、惆怅、痛苦到领悟、宁静、喜悦。由此我们可以认为,一种对生命的新的认识已进入到他内心深处,他将为这新的生命观去创造更美好的人生。

教师总结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耻;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解放而斗争。’”这就是生命的意义,我们今天的学生,更要懂得生命的意义,努力学习,去创造更美好的明天!

拓展延伸

作文训练:写一种对自己有启示性的植物。题目自拟,字数500字。

板书设计

紫藤萝瀑布

花形——犹如瀑布赏花——如人生的美好热烈

花色——热烈沉静想花——如人生的生死挫折

花香——朦胧长久悟花——如生命的永恒意义

第二课时

教师导学: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主要对文章的内容与写作手法进行了探究。今天,我们在从写作手法上对文章内容进行详细的分析。主要学习本文在托物言志和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

学法指导:

托物言志:就是假托一种事物,赋以某种象征意义,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

写景状物:是托物言志的基础。要求学生认真地观察景物,细腻地描绘景物。

合作探究

小组讨论,班内交流:

1、作者主要从哪些方面,按照什么顺序对盛开的紫藤萝瀑布进行描写的?

2、举例说明本文采用了哪些修辞手法,作用是什么?

3、从哪些内容上,可以看出本文所表现的思想感情是含蓄而深沉的?

4、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景中有情?请具体分析。

5、本文对景物的描写生动而细致,这源于作者的怎样的功力?这对你又怎样的启示?

体验反思

怎样理解:

1、“那时的说法,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关系。”?

2、“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试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出自己的感受。

课堂反馈

1、课文中哪些句子能够引起你的情感共鸣?谈出你的体会。

2、你认为文中哪些景物描写的句子最好,请你仿写几句。

你也可以在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新课标教案【多篇】范文。

《新课标教案【多篇】(全文共9415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