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可能性教学设计(精选39篇)

时间:2025-04-25 08:36:08
可能性教学设计(精选39篇)(全文共56197字)

小编为你精心整理了39篇《可能性教学设计》的范文,但愿对你的工作学习带来帮助,希望你能喜欢!当然你还可以在搜索到更多与《可能性教学设计》相关的范文。

篇一:《可能性》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运用有序搭配列举出事件发生的所有可能的结果。

2、会判断事件的可能性的大小,体验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过程与方法:经历事件可能性结果的探究分析过程,体验列举分析问题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游戏的公平性,培养学生的公平、公正意识,促进学生正直人格的形成。

教学重难点:会判断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引出新知。

1、出示单元主题图:回顾击鼓传花游戏中的公平性。

说明:要判断游戏是否公平,关键是看男女生获得表演节目的可能性是否相等。

2、导入新课,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

1、出示图,提出问题:

(1)图中的小朋友在玩什么游戏呢?(跳房子)

(2)他们用什么游戏来决定谁先跳?(玩石头、剪子、布)

2、通过游戏方式理解游戏规则。

两名学生玩“剪子、石头、布”的游戏感受这种游戏的多种情形。

3、判断游戏是否公平:

(1)你认为用“石头、剪子、布”决定谁先跳公平吗?

(2)怎样判断这个游戏是否公平呢?

(3)在例2的学习中,我们看图就能发现男、女生表演节目的可能性是十八分之九,那在这幅图中你能直接看出他们获胜的可能性吗?

4、自主探究,验证规则公平性。

(1)小组讨论:一共有多少种可能的结果?

讨论之后,完成表格。

(2)汇报交流。

你罗列出了几种可能的结果?(多生汇报)

哪9种?

指名汇报。(根据学生填表情况汇报交流)

预设:

A无序排列的所有可能的结果

B有序排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

结合课堂生成,灵活处理。

(3)说明:像这样有序思考,能很快列举出所有可能的结果,并能做到既不重复、不遗漏。

(4)观察表格,一共有多少种可能的结果?小丽获胜的结果是几种?小丽获胜的可能性是多少?小强呢?这个游戏规则公平吗?

5、对比例2与例3,今天学习的可能性与例2有什么不同?

小结判断游戏公平性的方法和步骤。

三、应用、拓展。

1、教材第103页“做一做”

(1)引导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2)学生独立解答,交流、订正。

预设:

1、列举法

2、直觉判断。

2、拓展:练习二十二第1题。

四、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

篇二:《可能性》教学设计

师:我这里有4个任务分别交给4排同学完成,看哪一排的同学完成的又好又快。现在我们来看每一个任务都是什么?(大屏幕展示:向魔术袋中装球:1号一定摸出黄球;2号可能摸出黄球;3号不可能摸出黄球;4号不可能摸出白球。)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装球,教师巡视指导。)

师:完成的小组用正确的姿势告诉老师你们已经完成了,下面进行小组展示。

(1号任务的3个小组上台展示)都在袋中装了2个黄球。(学生自己评判)

(2号任务的3个小组上台展示)其中一个组装了1个黄球2个白球;另外两个组装了2个黄球1个白球。(学生自己评判)

(3号任务的3个小组上台展示)都在袋中装了2个白球。(学生自己评判)

(4号任务的3个小组上台展示)都在袋中装了2个黄球。(学生自己评判)

师:成功完成任务的小组每组得到一颗智慧星,合作好的小组再加一颗智慧星。现在,请同学们看,三组得智慧星最多,这个小组一定会是冠军吗?

生:不一定,可能会是冠军,其他小组也可能会是冠军。

师:是啊,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有些事情是一定发生的,有些事情可能发生,还有些事情不可能发生。

三、有效训练

师:在日常生活中哪些事情可能发生,哪些事情一定发生,哪些事情不可能发生呢?同桌两个相互讨论一下。

师:谁想跟大家来说一下?

生:太阳不可能从西边升起。

生:月亮一定从东边升起。

生:明天比赛可能会赢。

师:下面请你来当小法官。(多媒体课件)我们一起用一定、不可能、可能这三个词来判断一下生活中的这些现象。

①太阳从东方升起。(一定)

②今天下雨。(可能)

③金鱼离开水能继续生存。(不可能)

④明天比赛我得第一名。(可能)

⑤明天是12月30日。(不可能)

⑥王阿姨快生宝宝了,会生个女孩。(可能)

四、全课总结

师:看看我们哪个小组得到的智慧星最多,哪个小组获胜,谁能用上这三个词来说一下这次的课堂比赛成绩。

生:三组获胜。

生:二组不可能获胜。

师:下次三组也一定获胜吗?

生:不一定,有可能其他小组获胜。

师:对呀,下次哪个小组合作的好,哪个小组就有可能获胜。游戏做完了,你来总结一下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生:学会了有些事情一定能发生。

生:我知道有些事情不可能发生。

生:学会了有些事情是有可能发生的。

生:学到了确定事情和不确定事情。

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数学

在活动中体验是生态课堂的重要特征。《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的阐述中使用了“经历(感受)、体验(体会)、探索”等刻画数学活动的动词,也强调了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在课堂活动中体验数学。陈老师以学生亲身经历和体验过程为主线,设计了一系列的游戏活动,让学生通过游戏,玩中学,乐中悟,获得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直观感受,获得对数学知识的体验、感悟。在有趣的学习活动中,老师和学生一同探讨、分享,创造了美好的生命经历。

一、在活动中体验

陈老师设计了多项活动,通过摸一摸(摸球)、装一装(按要求装球)、说一说(生活中有关可能性的事件)、连一连(自主练习)等实际活动,以此强化学生的自我体验,达到知情合一,从而能够用语言来描述事件发生的三种情况:“一定”“可能”“不可能”。首先从学生感兴趣的摸球游戏开始,学生注意力非常集中。在摸的过程中学生感受到游戏的不公平,在游戏出现矛盾时激发起了学生探究的欲望,在师生的互动交流中初步感知了什么叫做 ……此处隐藏59851个字……金蛋!

1、介绍:

点击课件出示。问:几枚?

三枚金蛋中有两枚都是空蛋,只有一枚里有金花。砸出金花可是有奖品的哦!谁先来?

2、第一枚

指名上台,采访,你砸几号蛋?

问全班:我想问问大家,他这一锤砸下去,会砸出金花吗?

根据孩子的发言,让孩子感受到“不确定”的意思,提炼出“可能”来表达。

指出:对于不确定的事情可以用“可能”来表达。(贴:“可能”)

3、第二枚

问:谁还想砸?

指名上台,你想砸几号蛋?

提问:这一锤砸下去,又会出现什么情况?

4、第三枚

现在还剩一枚金蛋,

师:还砸吗?都想砸?为什么?

生:……

师:现在确定吗?又用哪个词语来描述?

引出:“一定”并贴于黑板之上。

师:要是砸出来是空的呢?

引导孩子说出:不可能并贴于黑板上。

5、小结:砸金蛋好玩吗?其实,我们不只是在玩,而是在边玩边想,(贴想)在思考当中,我们发现:有没有金花,有时是不确定的,我们就说:可能,有时是确定的,我们就说:一定,或者说不可能,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问题:可能性。(板书课题)

活动二:摸球游戏

两个罐子,1号罐中装6个白色的乒乓球,2号罐中装3个白色的乒乓球,3个黄色的乒乓球。

3副装有乒乓球的袋子图(一个里全是黄球,一个里全是白球,一个里3个白球,3个黄球)

在摸球活动,通过两名孩子在两个不同罐子里摸球,引发孩子的思考,体会:当罐中的球全是一样,则摸出的结果是确定的,也就是一定或者是不可能,当罐中的球不一样,那摸出的结果就是不确定的,也就是可能。

通过图片与词语的对应练习,让孩子再一次体会袋中球的情况与摸出的球的可能性之间的对应关系。

过渡:还有很多游戏也是这样的。下面我们来玩第二个游戏:摸球比赛!

1、请两名孩子上台摸球,一名孩子记录摸球结果。其余孩子观察思考。

将摸球的两名孩子蒙上眼睛。老师在其余孩子的关注下将两个罐子的球装好。

2、两名摸球的孩子睁开眼睛,选择罐子。

3、宣布摸球规则:每轮两名选手各摸一个球,摸得一样就打平,摸得不一样时黄球获胜。

4、摸球活动。

5、思考,体会,感悟。

三轮(或是有胜负)之后,老师采访两位选手:今天的手气怎么样?再摸一个就会获胜吗?两位不知情的选手的回答定会引起全班知情孩子的嘲笑和思考。

再摸两轮之后,向输了的选手提问:还摸吗?上面的选手定拿不定主意,下面的观众定迫不及待。当孩子说出“不摸”的时候,老师追问:为什么?

此时,将孩子零碎的语言整理,引导孩子用完整的语言推测摸球的结果,形成三句完整的话:因为罐子里全是白球,所以摸出的一定是白球;因为罐子里全是白球,所以摸出的不可能是黄球;因为袋子里既有黄球又有白球,所以摸出的可能是白球,也可能是黄球。

6、整理,完成板书。

老师出示图片:老师这里还有三个袋子(图片)分别装有6个球,如果要从中摸出黄球,那么这三个词语(一定、可能、不可能)应该放在哪个袋子的后面?

生上台移动词语,再用完整的语言表达。

7、小结:摸球游戏也很好玩,不过,我们也不只是在玩,而是边玩边想,还能把想到的清楚地说出来(贴“说”),让我们对可能性的知识有了更清楚地认识。

活动三:根据要求放球

1个空袋子,4个蓝球,4个红球,4个绿球

通过放球活动,让孩子体会只要袋子里的球是怎样的,摸出的结果就是怎样的,对摸球的可能性有更深入的认识。

1、过渡:刚才袋子里的球都是老师放好的,你想放一放吗?但是,要按照老师的要求哦!

2、介绍材料:

课件出示放球的材料。

一个空袋子,4个蓝球,4个红球,4个绿球,

(1)任意摸一个,一定是红球。

(2)任意摸一个,不可能是红球。

(3)任意摸一个,可能是红球。

请孩子们把自己的方案边摆边说给小组的伙伴听一听。

3、小组活动

4、汇报(分别汇报)

小组汇报。

在汇报中,引导孩子发现,每个要求的各个方案的共性,从而总结出:只要袋子里全是红球,摸出的就一定是红球;只要袋子里没有红球,摸出的就不可能是红球,只要袋子里既有红球又有其他颜色的球,摸出的就有可能是红球,也可能是其他颜色的球。

三、生活中的可能性

通过对生活中的事件进行判断,让孩子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让孩子学会判断生活中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小结过渡:孩子们真了不起,不仅能判断中奖的可能性,还能根据要求设计游戏,其实,我们生活中很多事情的发生也存在各自的可能性,有些一定发生,有些可能发生,有些不可能发生,请孩子们看屏幕,仔细思考,打开书105页,把你的想法在书上例2的方框里作上符号。

一定:可能:不可能:

(1)生独立思考,在书上填空。

(2)汇报。指名上台将事先制作好地图贴在黑板上三个词语的后面,再结合图意说话,用上“一定”、“可能”“不可能”说一句完整的话

(3)处理有分歧的情况

吃饭时,人用左手拿筷子,当孩子发生分歧,可让孩子进行现场调查,通过调查让孩子发现,人用哪只手拿筷子这件事是不确定的,因此判断,这件事是可能发生的。

世界上每天都有人出生。当孩子发生分歧时,引导孩子通过调查了解世界人口情况,可以给出小资料,从而让孩子判断出世界上每天出生人口是一定的。

四、总结

黑板上的板书以及本节课的所有内容

通过引导孩子总结,让孩子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梳理,同时通过老师的总结让孩子对学习方法有深入的体会。

孩子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怎么学的?我们玩了很多游戏,可是不只是在玩,而是边玩边想,再把想到的互相交流,互相沟通,这样就能学得又轻松,又快乐!

五、拓展与延伸

课件出示故事画面。三个老板的抽奖箱内都装有1个红球,但白球的个数却各不相同。

通过故事和直观的形象,让孩子对可能性的大小建立初步的映象。

孩子们今天学得非常棒!最后,老师向送给孩子们一个故事,想听吗?圣诞节到了,各大商家都开始了圣诞大促销活动,小象一家听说了这个消息,也急急忙忙去购物,来到商场一看,熊老板,猴老板和鼠老板家都开展了购物就抽奖活动,瞧!这是熊老板的抽奖箱,这是猴老板的,这是鼠老板的。小象顿时傻眼了,他该去哪家呢?

教学具准备

装乒乓球的袋子图片,生活中的6个事件图片,乒乓球(黄白两种颜色),装乒乓球的罐子。

板书设计

生活中的6个事件图片

装有不同乒乓球的三张图片

《可能性教学设计(精选39篇)(全文共56197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